《数据资产会计》系列之三:数据资产为何被鼓励入表?——新规出台的历史必然性



  序——本号历来坚持原创原则和​体系化原则​。每一篇具有原创标识的文章,都是本号独家发布。体系化原则指的是本号刊发系列文章优先于碎片化文章,主张深度研究,创新也要讲究体系的完整性。近期,财政部下发了 《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 ,直面数据资产入表的核算难题,掀起了数据资源相关的会计学术浪潮,虽暂定于2024年1月1日开始执行,但对资产负债表的价值重塑、数据资产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定位、相关会计主体资本性交易的定价、相关财务比率分析的内涵、会计操纵新的可能性、会计信息质量的冲击与权衡等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会计数据精英,即将与广大会计粉丝一同开启新的会计数据篇章—— 《数据资产会计》 ,力图​从会计记账底层逻辑出发,梳理数据资源相关会计问题的缘起与现状​、​应对思路​,将连载数篇(本篇为该系列第三篇),愿抛砖引玉,​启迪数据资产会计智慧​。相关资料可在本号后台聊天窗口输入口令“我是会计数据精英”获取。由于篇幅限制及公众号粉丝群体定位,系列核心文章不会过多阐述专业基础概念,文中的原创概念及原创理论还请读者抱着批判、质疑、否定的态度来面对。友情提示:鉴于公众号文章推送机制,未给本号设置星标(点击右上角三个点—设为星标⭐)的粉丝可能不能收到推文。欢迎关注“会计数据精英”,本号长期有偿征稿!

  全文共 5671 字 , 阅读约需 16 分钟

  · 正 · 文 · 来 · 啦 ·

0、 研究思路:假如让你推动数据资产入表**

  回顾前期文章,我们完成了从数据资源到数据资产的“惊险一跃”,基于会计师视角更专业地审视了数据资产会计的概念,明晰了财政部新规定(《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出台前的数据资产会计处理现状,那么问题来了:

  为嘛等到近期才出台数据资源入表的会计规范?

  或者这样问:

  为嘛数据资源会计处理问题的规范直到近期才被官方重视?

  关于“​之前为什么不出台这样的规定​”的疑问,我们已经在本系列前期文章中明确,数据资源入表的问题并不是近期新出现的问题,这个问题很久之前就存在,只不过规定在近期才出炉。

  那么,之前不出台规定,是什么考虑?是时机不成熟、条件不满足,还是早就有研究,只不过不想出台?

  如果之前编写数据资产会计准则有什么难处,现在出台就代表解决了?

  希望这篇文章能启发你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只有站到准则编写者、出台者的视角,切身体会,才能还原会计历史真相​。

  ​图片

1、 会计准则改革:利益相关者的博弈

  1.控制变量法,假设同样的新规定在二十年前的2003经济环境下出台,看看会是什么情景。

  ​ 《数据资产会计》 ​:你们这些企业啊,都扛起大数据先锋的大旗来,积极应用数据资产会计。

  ​企业​:你TM逗我? 你看看现在有几家企业能把会计账厘清?资产负债表弄平就不错了,很多会计事项都没有统一规范,还轮得着数据资产?再说了,现在会计电算化推广开就不错了,大多企业都在手工记账,还TM数据资产,​别来无聊​,哪凉快哪待着去!

  ​ 《数据资产会计》 ​:你就这点眼光格局?互联网浪潮都兴起了,国外都在讨论互联网泡沫破裂的问题,将来迟早的事

  ​企业​:国内互联网大厂还没壮大呢,别说数据资产了,俺们企业连存货、固定资产还没厘清呢!刚拨了点预算,想着高薪聘请一个注册会计师帮忙捋捋账,把报表主要项目弄的差不多就知足了。最近刚跟一个注册会计师聊上,他们的薪资要的好高啊,几年就能在北京掏首付买房了,不过好像他也不知道数据资产会计的事

  2.控制变量法,假设同样的新规定在十五年前2008出台,看看会是什么情景。

  ​ 《数据资产会计》 ​:现在到时候了吧,2006年会计准则大改革​,史无空前的动作都结束了,现在就是打打补丁,中国互联网都起来了,你还有什么理由拒绝承认数据资产的存在?

  ​企业​:相较于数据资产的问题,你们还是先研究一下金融资产的确认与计量问题吧。这个我们更关心,公允价值会计的争议对我们企业的损益影响很大很大,至于大数据、移动互联的时代还只是概念,现在IT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就算今天你把数据资产的事定下了,两年后的数据资产你还不知道长什么样呢!

  ​ 《数据资产会计》 ​:喂喂喂,我前期文章都交代了,会计数据精英的文章你多读读啊,数据资产跟数字资产是不一样的,你们那些核心技术数据,甚至商业机密数据,只要是有利于扩大未来现金流量增幅的,都属于数据资源的范畴,不是说非得等数字化技术发展到什么样才能应用数据资产会计!

  ​企业​:恕我直言啊,你们能不能抓重点啊,现在刚全面推行2006年会计准则,问题还不少呢,等着财政部打上应用指南准则解释的补丁呢,我看你们是闲得慌是吧?光那些核算明确的有形资产会计,就把想考过CPA的人拦下了,注册会计师现在多稀缺啊,有形资产都没学明白呢,现在就开始下发数据资源这种无形的资产的新学习任务了?​有一个无形资产会计科目差不多就得了​,现在是完美主义精益求精的时候吗?

  ​ 《数据资产会计》 ​:唉,其实我现在也是一厢情愿,我们现在的氛围就是担心企业利润造假,所以准则编写的费用化倾向特别明显,你应该也感受到了,不能随意把支出资本化,我们官话是“​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这时候我要在大哥面前强推数据资产相关支出资本化而不是费用化,不合时宜。

  3.控制变量法,假设同样的新规定在十年前2013出台,看看会是什么情景。

  ​ 《数据资产会计》 ​: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新常态,互联网大厂都意识到了那些经营数据分析的重要性,粉丝的量级与财务结果高度相关,这些无形的数据资产却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你们业界也应该注意到了财会人才结构的调整,以前是个注册会计师就高薪,现在有些互联网企业的对数据资产实现定量分析管理的财务分析师可能薪资更高,财务BP一词逐渐推广,业财融合越来越被重视,数据资产的沉淀加速进行中,有关会计问题越来越重要,希望你们企业提高觉悟。

  ​企业​:现在炒房子的企业越来越多,你先规范一下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模式计量问题吧。

  ​ 《数据资产会计》 ​:别转移话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提出来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关键还是技术创新,有些标准化的技术囊括在了无形资产中,而有些定制化的技术开发不好用无形资产确认的,你们企业就不关心一下吗,​本质上都是数据资产​,都该入账资产的,你们有​那么多的数据资产开发支出,默默地都进了管理费用​,即使用长期待摊费用逐步消化进利润表,你们就不心疼吗?

  ​企业​:现在研发竞赛是很多,IT方面对数据中台的开发也不少,你告诉我,什么样的数据能称为数据资源?什么样的数据资源能称为数据资产?我巴不得那些没有实体的虚了吧唧支出全塞到你说的所谓数据资产里,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答应吗?证监会会计监管答应吗?国资委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答应吗?完全没有头绪!现在新的商业模式时不时地涌现,你说同样的数据资源,这家不叫数据资产,那家就计入数据资产,不乱套了吗,到时候你们再来个一刀切,调来调去多麻烦!

  ​ 《数据资产会计》 ​:没有头绪的事情就放弃了吗?碳排放权会计是不是更没有头绪?今年会计权威学术期刊上已经有专家学者探索碳排放权会计处理了,我们数据资产会计不会比他们还落后吧?

  ​企业​:人家碳排放将来会完善交易市场的,有交易市场不但有公允定价,而且还会​有明确的支出凭据用来记账​,毕竟啊,虽然引入了公允价值会计,但历史成本原则还是占据主导位置,会计信息质量主打一个可靠性真实性,记账的数字是要有可靠的原始凭证佐证的,你们数据资产会计呢?单据的可信度都不高,计量的数字到底怎么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条件之一就是能够可靠的计量吧? 净给我们出难题了!

  4.控制变量法,假设同样的新规定在五年前2018出台,看看会是什么情景。

  ​ 《数据资产会计》 ​:2014年准则改革也完成了,历史成本原则都不再单独强调了,越来越强调准则的国际趋同了,而国际会计准则的费用化倾向没中国会计准则高,所以​中国会计准则的一些细节也在向支出资本化来靠拢​,现在推行数据资产会计,真是天时地利人和!

  ​企业​:天时地利,至于人和就算了吧!我上次提出的难题解决了吗?没有吧,而且还产生了新的难题!国际上更加注重公允价值会计,你们要是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话,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会不会用到数据资产上呢? 有研究过吗?

  ​ 《数据资产会计》 ​:现在就是各种细节争议太大才迟迟无法出台!就是你这种较真的SB企业太多了!先出个规定,后续再修补,又能怎么样呢?当初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还是被你们逼的!我们还受制于你们了?

  ​企业​:当然啊,会计改革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附属品,不用发展阶段的会计准则本身就应该有不同的侧重,要么人家马克思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嘛,你们本身就应该被我们推着走哈哈,现在我们没有对数据资产确认计量这块达成统一共识,你们先别着急,别天天没事找事,到时候被我们推着走的时候别抱怨!

  5.时间来到2023年。

  ​企业​:喂喂喂,醒醒,别装睡,到你表演的时候了!

  ​ 《数据资产会计》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今天怎么这么主动,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你们吵吵嚷嚷的都没形成统一意见,烦我干什么?之前求着你们配合都不配合,我TM还不想干了!反正我不出台了,就目前的情形,没必要!

  ​企业​:这是你说了算的?你以为我愿意啊,近些年来数据资产占比虽然没有量化的太好,但确实是越来越大,体现在并购溢价上!同样性质的企业,股权定价可能天壤之别,很可能就差在数据资产上!你们会计为什么不能入表核算?​现在会计信息都失真了​,并购方都不想看资产负债表上的总资产了,你说总资产就这点,人家卖企业的不答应啊,说我们这​好多数据资产没体现在表上​,那到底有多少?目前全看双方的定价谈判博弈,财务会计能不能给出一个正解?

  ​ 《数据资产会计》 ​:怪起我来了,你之前提的数据资产核算难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啊,你们都没达成统一意见,让我怎么写准则?上次也这么跟你说的啊,怎么这次同样的难题,诉求倒是来了个360度大转弯?

  ​企业​:来不及了,​硬上也得上​,我们企业之间虽然有核算细节上的争议,但共识是出台争议规定也比不出台强! 不然会计信息更失真,总资产里少了一大块,你让那些以数据资产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怎么整?

  ​图片

2、 千呼万唤始出来:国家数据局成立

  一周前的2023年10月25日,国家数据局揭牌,历史的潮流势不可挡,数据资产会计的提出,背后是有国家意志的。

  ​图片

  数据入表的会计问题背后,离不开数据逐渐成为生产要素的经济意义:​数字经济越发展,数据资源越重要,数据资产会计就越重要​。

  到底什么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引自《“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早在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拔成第五大生产要素​。数据已然成为宏观经济的微观抓手,不仅在财务报表估值中不容忽视,而且​在微观会计主体核算层面也愈发需要显性反映​,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隐藏在商誉中,需要靠资本的市场运作才能体现在会计账面价值中,抑或是混杂在无形资产中无法明确区分,就连​数据相关支出的资本化与费用化的关键性入账问题在会计层面都不规范​,怎能不惹恼一众经济学家?压力早晚要给回会计学界,恰好,会计记账规则的改革都需要经济意义上的变革进行推动,这也符合会计学科逻辑,服务于经济建设,先有经济发展才能有会计改革,经济是第一性的。

  2022年12月9日,财政部下发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在明确企业数据资源可以以“资产”(以前默认是费用)的会计要素入表的基础上让业内人士展开讨论,直至2023年8月21日该暂行规定正式定稿出炉,2024年1月1日起执行。紧接着,202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俗称​ 《数据二十条》 ​)对外公布,数据交易所的统筹构建都有了方向,而这些都会影响到数据资产的流动性进而影响到数据资产价值,会计入账不得不考虑,懂业务不光是管理会计的需求,还是财务会计的需求,入账要符合商业实质嘛。

  对于数据资源入表,会计界曾经有过很多遐想,比刚出台的暂行规定敢想多了,不只是把它作为资产的一类入到资产负债表,甚至要给它单开一张报表,比如“​数据资产表​”,成为继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之后的又一大报表。无论最后规定商讨成什么样,足以看出,数据资产是一种非常特殊、非常重要的资产,即使单给它出一号会计准则(比如企业会计准则第43号哈哈),都是对它能量的不尊重。

  包括审计界,前几年就已提出,继账表导向审计、系统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后,下一个技术风口就是​数据导向审计​,这个我印象特别深,2018年在研究生审计理论课堂上我还在讲台上大胆预言过数据导向审计的风靡。当然,四大作为审计领头羊必然先行探索​Digital Audit​,个别本土大所还正在落实风险导向审计,路还要一段段扎实地往前走。

  不仅是互联网企业,所有行业的发展趋势都离不开“​数据驱动决策​”的历史大趋势。对数据的利用,随着相关体制机制的建立,微观会计主体的重视,相关技术的发展,只会越来越精彩:比如chatGPT等大模型技术,可以对文本类数据进行更好地整合,做到整合式数据创新,对数据资产的挖掘又多了一种技术路径。

  数据治理不光在国家层面重要,只有落实到微观企业(会计主体)层面,数据治理才能有抓手。​有资产价值的数据,只有用会计技术反映出来,才能进行后续的估值与交易直到在收益分配机制上体现出来​,这个重担,最终还是要落到在会计身上,所有有价值的数据,都需要通过会计数据进行彰显,会计信息本身就是一种数据,是对企业数据价值最综合的反映,数据资产会计大有可为。有很多有意义的问题值得探究:与数据相关的交易,究竟是提供了一种产品还是提供了一项服务?数据资产,入主表核算与入附注披露的界限怎么把控?数据资产的后续计量对财务会计报表的管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阿里巴巴十年前就已在集团管理层设立“​首席数据官​”职位,想必很多小伙伴还很陌生,我们要学习的前沿知识还有很多,感兴趣的粉丝可以跟踪本系列的创作。

   ·未完待续·**